2009年7月21日星期二

食 樂也


"人之所以會進化到有味覺, 是因為當人類吃到好吃的食物時, 會刺激到大腦釋放出令人快樂的荷爾蒙."

現代人(或城市人)越來越不快樂(或很難得到快樂)

是因為好吃的食物越來越少呢?

還是他/她已失去了分別食物好坏的功能?

2009年7月18日星期六

2009年7月10日星期五

「疚」由自取

近年報張或電視台都不時播出許多關于大馬本地華人的生活,人文,歷史的記錄片与報導
其中有一個話題令我感處良多 那就是我們世代相傳的"方言"
報導中常听到兩鬢斑白的老人家 碟碟不休的感嘆 流數千年的方言漸漸失傳或段流
眾所周知 方言与籍貫相同 各處不同地域有不同的語言 有的比起華語更渊远流长
隨著時代更迗 隨著數十年我們都被教育以華語為主 以華語為尊 方言成了非主流而更不能登大雅之堂之語

還記得就讀小學時在校院內 不得说方言 廣東話 潮州話 福建話 海南話 廣西話等等 一律嚴禁
犯者輕則口訓 重則記過 如果在學校身居"要職"的同學 也可能因此被革職治罪
從小我們就被教育成把方言當成洪水猛獸 在家里父母也盡其量与孩多说華語

當我看到電視或報張上 常有一些學者或一些從事相關工作者 常抱怨時下的年輕人都不會自己籍貫的方言
但是這些所為的學者与長輩們卻忘記了當年是他們以華語唯一 唯尊 而搖旗吶喊
當年在學校里犁庭掃穴般嚴刑峻罰的師長們 卻在此時嘆息現在的年輕人數祖忘典對自家的方言一竅不通
而那些什么廣東會館 潮州會館 客家會館等等 一直都是華教的強力資持者 不論在財力或人力上
但是沒有一間學校成立一個學會教方言或傳播方言 与此同時在校院里不難找到林林总总的學會 就是找不到一個粵曲或潮曲社.

兩千多年前贏政把中國車同軌、書同文、錢同幣、幣同形、度同尺、權同衡、行同倫、一法度的大一统局面 卻沒有語同言 但近這几+年大馬華人 由其所為教育界之人只以華文獨尊 一并把淵久的方言嗤之以鼻
至令又怨怪年輕一代對這些方言与相關傳統不感興趣 因而不得以傳承因而沒落

如今各籍貫的方言漸走末落或消失 真的是現在年輕一代的責任嗎?

2009年7月3日星期五

叮叮糖



一大清早"扶老攜幼"去吃早餐 左等右盼 等了大半個小時 那名馳已久的友力叉燒云吞面才姍姍來遲

不知是近期吃多了"好野" 把嘴吃刁了 還是平時身旁同桌之人不在

老是覺得叉燒的味道并無之前好吃 正煩著吃之無味 棄之可惜之際

突然傳來陣陣久違多時的聲音 叮 叮 叮 叮 從遠處漸漸行近

童年時的回憶又一幕幕從現....


叮叮糖伯伯腳踏鐵馬 身穿白衫白褲 眼帶Rayban墨鏡 好型啊!!!